名记再次炮轰:中国足协严重违法!孙继海没资格卖球员,根本赚不到钱

  • Home
  • 出行方案推荐
  • 名记再次炮轰:中国足协严重违法!孙继海没资格卖球员,根本赚不到钱

近期,中国足协发布了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官方公告,宣布中止关于张卓毅案的仲裁程序。这一决定在足球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体坛周报》驻意大利资深记者王勤伯对此事持续关注,并连续发表多篇评论文章,对足协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尖锐批评。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孙继海创办的嗨球少年青训项目。学员张卓毅提出离队申请后,嗨球少年方面提出了高达18万元的赔偿要求。面对这一情况,张卓毅的父母选择向中国足协提起仲裁申请。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足协最终做出了中止仲裁的决定。王勤伯此前就多次撰文指出中国足协存在专业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援引西班牙足球的成熟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他再次强调:在这场青训纠纷中,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中国足协管理体系的混乱无序,其制定的某些行业规定甚至涉嫌严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谈及孙继海及其创办的嗨球青训,王勤伯的分析显得较为客观理性:我并不想将矛头直指嗨球或孙继海个人,因为在当前混乱的行业管理环境下,投资决策难免会出现盲目性。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嗨球青训在项目规划初期就可能存在重大判断失误,特别是对未来的盈利模式缺乏清晰可行的规划。他进一步警告说,如果大连金州法院在争议中判决嗨球胜诉,那么当这些年轻球员成年后,嗨球很可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法律纠纷,届时这些纠纷的复杂程度可能已经超出地方法院的处理能力范围。

从专业角度分析,王勤伯提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根据国际足联的明确规定,非职业足球俱乐部并不具备职业球员的注册资格。这意味着嗨球作为一家青训机构,实际上并不具备出售球员的合法资质。虽然嗨球可以通过向职业俱乐部输送球员来获取中国足协规定的培训补偿,但这种补偿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计算公式执行,而非随意定价。

其次,即便嗨球在与球员或家长签订的培训协议中设置了各种约束条款,但当球员年满18岁后,其权益将受到《劳动合同法》的全面保护。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得到球员本人同意,任何培训机构都无权强制要求球员转会至出价更高的俱乐部,也无权扣留球员的注册资格。因此,球员在成年后可以自主选择与任何职业俱乐部签约,新俱乐部只需按照足协规定支付相应的培训补偿即可。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球员被国外俱乐部相中,嗨球甚至可能连与对方接触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了。

对于孙继海及其青训项目的发展前景,王勤伯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固守现有模式绝非明智之举,因为无论哪种情况都将面临困境。如果嗨球青训的培养质量一般,成材率仅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那么项目将难以持续运营,最终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反之,如果培养出高水平球员,那么当球员年满18岁时,国内外职业俱乐部都会依据现行规则合理地争夺这些人才。

在文章最后,王勤伯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个孩子最终成为球星,究竟是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还是培训机构的培养更重要?他以世界顶级青训营拉玛西亚为例指出,即便是这样著名的青训机构,在提供全方位培养(包括食宿、文化教育等)的情况下,最终也无法向成才球员索取高额赔偿。他强调,劳动合同相关法规的核心原则是权利义务对等。如果机构认为培养出优秀球员就有权通过转会获利,那么按照对等原则,当培养失败时,机构是否也应该为耽误球员前程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敢承担这样的对等义务,又怎能将球员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培养呢?这番论述直指当前青训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