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费解的是,欧足联在抽签时将西班牙与直布罗陀、乌克兰与俄罗斯等政治宿敌分开,却对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网开一面。时任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的解释充满矛盾:&34如果按政治标准分组,希腊和马其顿也该分开。足球应团结人民,拉齐奥的塞阿球员就是例证。&34 这种逻辑忽视了关键事实 —— 科索沃战争虽未直接涉及塞阿两国,却造成超过 10 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死亡,成为民族仇恨的核心。
更讽刺的是,欧足联的 &34中立&34 政策反而激化矛盾。2014 年比赛前,尽管禁止客队球迷入场,阿尔巴尼亚官方代表团据控诉仍通过无人机传递政治信号,而塞尔维亚警方在 VIP 包厢搜查总理兄弟奥尔西?拉马时,竟未发现其携带的无人机遥控器。这种监管漏洞与欧足联 &34安全承诺&34 形成强烈反差,暴露了国际体育组织在处理复杂地缘冲突时的力不从心。
十一年后的今天,巴尔干半岛的火药味丝毫未减。2025 年 10 月,科索沃总理库尔蒂宣布接收土耳其提供的数千架自杀式无人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即发出战争警告:&34每个人都在为战争做准备。&34 这种军事对抗的根源,正是足球场上反复上演的领土争端 —— 科索沃 90% 人口为阿尔巴尼亚族,而塞尔维亚始终将其视为 &34民族圣地&34。
足球成为这种矛盾的放大器。2014 年骚乱后,阿尔巴尼亚球员回国时受到 5000 民众接机,1.5 万人在广场庆祝 &34卫国胜利&34,政府甚至授予球员 &34民族英雄&34 称号。这种将体育竞技等同于民族尊严的叙事,使得每次交锋都成为情绪高压锅。2025 年预选赛期间,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在赛前公开支持科索沃立场,进一步刺激塞尔维亚民众情绪。
欧足联的困境在于,其 &34去政治化&34 原则在巴尔干地区遭遇结构性挑战。与西班牙 - 直布罗陀、乌克兰 - 俄罗斯等明确的政治对抗不同,塞阿矛盾交织着民族认同、宗教冲突和领土争端,形成独特的 &34身份政治&34 战场。2014 年裁决后,阿尔巴尼亚借助体育提升国际地位,而塞尔维亚则通过足球强化民族凝聚力,双方在绿茵场上的较量已远超竞技范畴。
如今的巴尔干半岛,足球与政治的界限愈发模糊。2025 年的预选赛期间,塞尔维亚与匈牙利签署国防协议,阿尔巴尼亚则与克罗地亚、科索沃建立军事联盟,形成新的地缘对抗格局。当欧足联继续坚持 &34体育无国界&34 时,巴尔干的现实却在证明:在民族主义与领土争端面前,足球从来不是避难所,而是放大镜。
从 1999 年科索沃战争到 2025 年无人机危机,巴尔干半岛的伤口从未真正愈合。当足球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当球员成为民族主义的符号,欧足联的 &34中立&34 立场显得苍白无力。或许,真正的和解需要超越绿茵场的智慧 —— 但在那之前,每一次塞阿对决都将继续叩问:当历史的仇恨与现实的利益交织,体育究竟能走多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